汽車制造
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汽車制造行業(yè)相關話題,全面解讀投資界汽車制造行業(yè)投資、融資、并購等動態(tài)。
特斯拉京東賣車:是噱頭,還是噱頭?
京東對汽車業(yè)務的重視毋庸置疑,和特斯拉聯(lián)手只是其全面擴張計劃的第一步。在接下來,我們或許有機會看到更多頭部車企加入京東的懷抱,也可能看到特斯拉、京東攜手提供更多新服務/產品。賈躍亭八年畫餅,法拉第未來下月交車
一個車企造車八年卻始終無法量產,但仍然能一筆又一筆拉來投資,賈躍亭和法拉第未來,到底是給投資人們施了什么“魔法”?內部賽馬結束、智選車勝出,華為離自己造車也不遠了?
無論是通過智選車模式,還是最終下場造車,想要支撐起華為車BU未來實現(xiàn)盈利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華為「造車」的路線之爭
HI模式進展不順、智選模式初見成效,這樣的情形下,華為不得不做出取舍,畢竟汽車是目前華為唯一虧損的業(yè)務。比亞迪殺向10萬以下,23年穩(wěn)了?
比亞迪正式推出了秦PLUS DM-i 2023款車型,低配版秦PLUS DM-i售價僅為9.98萬元,這也是比亞迪dmi車型價格首次降到10萬以內。豐田家族第三代掌門人離世
在燃油車時代稱霸世界的豐田,在電動車時代往哪里走?它還能稱霸多久?這些問題,像是一記記鐘聲,敲響在豐田這家百年企業(yè)的耳邊。從造車到造人,李想全面對標馬斯克
不僅生娃,理想L7在發(fā)布前的造勢過程中,李想的一套“微博營銷”組合拳也是馬斯克不斷在Twitter上演的拿手好戲。2023年,造車新勢力只想活下去
然而,2023年剛剛開始,補貼退出、需求透支后的新能源車市場已略顯疲態(tài)。對于新能源車來說,今年的難度系數(shù)或許比2018年的“百車大戰(zhàn)”還要高,2023年或許是造車新勢力們行至今日最為艱難的一年。電車沒后驅,不是好東西
當大家在中國經濟進入全新高速發(fā)展軌道的2023年,想買一臺純電動車時,不妨在付定金之前,先把這十六字真經默念幾遍:電車后驅,不值吹噓;電車前驅,容易捐軀;電車四驅,才是剛需。曝奔馳史詩級調整:19款車將停產,旅行車是削砍重點
為了更豪華、更電動。整體來看,不論是大改產品線、all in電動化,還是將入門級車型推向更高端的位置,都可以看出奔馳對未來豪華的理解,以及對高端車型的盈利和核心車型的專注。一句話總結就是,奔馳將會更“...海馬汽車站上危崖,景柱等待「白衣騎士」?
作為曾經國產車的實力干將,已在汽車行業(yè)走過35年風雨的海馬,到底做錯了什么?小鵬之后,海馬和“掌舵人”景柱還能等來哪一個“救星”?